Below you will find pages that utilize the taxonomy term “borsh”
May 17, 2025
零拷贝bytemuck与 borsh
"在上一篇博文《深入理解 Serde、Bincode 与 Borsh 的关系与区别》介绍了常用的几种解析二进制数据的方法,主要有 bincode 与 borsh, 并提到过在区块链领域里一般推荐使用 borsh 解析数据。但随着合约的开发使用borsh的地方越来越多,会经常遇到提示超出 4K Stack 大小的错误。这是因为在solana里,虚拟机 sbf 限制了一个合约最大允许使用的statck大小上限为 4k。尽管我们使用完一个大变量通过一些方法,如变量作用域、通过Box将内存移动到heap、或手动drop立即释放内存。但仍有些场景是没有采用这种办法的,这时应该如何办呢?\n如果经常看一些优秀的开源项目的话,会发现有一个 bytemuck 的crate,它是一个 zerocopy 库,可以避免内存复制带来的开销,加速解析数据速度,这里给出一个测试代码\nuse borsh::{BorshDeserialize, BorshSerialize}; use bytemuck::{Pod, Zeroable}; use solana_program::pubkey::Pubkey; use …"
April 22, 2025
深入理解 Serde、Bincode 与 Borsh 的关系与区别
"在Rust开发中,无论是构建网络服务、存储数据还是开发区块链程序,**序列化(Serialization)和反序列化(Deserialization)**都是不可或缺的操作。序列化是将内存中的数据结构(struct)转换成字节序列或者其他格式(JSON, vec),以便存储或传输;反序列化则是将字节序列还原成原来的数据结构。\nRust 生态中常用的序列化工具包括 Serde、Bincode 和 Borsh。初学者在阅读文档或实际开发中可能会发现它们名字都很熟悉,但它们的定位、使用方式和特点却不完全相同。\n本文将系统梳理三者的关系、差异和使用场景。\nSerde Serde(Serialization / Deserialization) 是 Rust官方生态最流行的序列化框架。它提供了一种 抽象接口,让你可以将 Rust 类型序列化为多种格式,而不关心底层具体实现。\n特点 通用性强:支持 JSON、YAML、TOML、Bincode 等多种格式。 灵活:可以自定义序列化逻辑。 宏支持:通过 #[derive(Serialize, Deserialize)] 自动生成序列化代码。 安全性: …"